档案馆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五 上午  8:00-11:30

      下午 14:00-17:00
周四下午政治、业务学习,暂停开放

校史馆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五 上午  8:00-11:30

      下午 14:00-17:00
团体参观及周末节假日参观请提前三天预约

      

  • 新闻动态

中南大历史上的先贤名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建校70年来,培养出了一批批高水平高质量的社会人才,其师资队伍更是不容小觑。在第33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让我们共同领略中南大历史上部分先贤名师的风采。

范文澜

范文澜,出生于18931115日,浙江绍兴市人,北京大学文本科国学门(后称中国文学系)毕业。一生从事学术研究与教育工作,长期从事中国历史的研究。19488月被任命为中原大学校长,虽先后因病、因另有重任,未能到校视事,但一直和学校领导机构保持着联系,具有一种特殊的精神影响力。他为中原大学两周年所写纪念文章中祝愿学校“在现有基础上,加速地充实并提高”、“建立起一个新型的正规大学”,具有指导意义。

范文澜的主要学术成就可以概括为三个“第一”:

一是撰写了《文心雕龙注》,被海内外学术界公认是第一部“最为详备的注释本”,誉为《文心雕龙》注释史上开新纪元之作。

二是在延安编著出版的《中国通史简编》是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历史观为指导写成的通史著作,传播极广,影响很大。

三是早期曾出版《群经概论》,是一本具有近代眼光的、内容丰富的经学入门著作,19409月在延安新哲学年会发表《中国经学史的演变》为题的长篇演讲毛泽东给予高度评价,指出:“用马克思主义清算经学这是头一次”,发表出来“必有大益”。

范老之所以在学术上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同他的执着治学精神、高尚道德人品有紧密联系的。他一生赤诚对待党的事业,热情对待同志,且自律甚严,自奉甚俭,所得稿费全部上交国库,身后只有几件旧家具、几件备用的衣服,没有留下什么别的贵重财产,真正是毫不利己,全心为公。


潘梓年

潘梓年,出生于1893111日,江苏省宜兴县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19488月,调任中原大学副校长,实际全面负责学校工作,1950年任校长。曾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委副主任、教育部长。1954年调北京任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分党组书记、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

潘老在事业上与学术上有多方面贡献:

一是中原大学创立后,全面负责学校的创建工作,领导中原大学走向正规化道路,为革命和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干部,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积累了经验。

二是创办了新中国哲学最高权威刊物——《哲学研究》,这是推动中国哲学研究事业和团结全国哲学工作者的一个重要学术阵地。创办了《新华日报》,并被毛泽东钦点为第一任社长,因此被称为“中共第一报人”。

三是著有《逻辑与逻辑学》、《文学概论》,翻译了一些西方名著([]乌德窝斯《动的心理学》、[]杜威《教育学》等),解放后在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发表了《哲学的中国要求有中国化的哲学》《辩证法是哲学的核心》等论文与论著,有创造性学术贡献。

潘老之所以能在领导工作和学术上作出开创性贡献,是以他的高尚道德人品作基础的。他的高尚人品的主要内涵,即“忠诚”。

毛主席特批潘梓年(中)任《新华日报》社长

潘梓年校长在大会上作报告



 罗章龙

罗章龙教授,原名罗璈阶,出生于18961130日,湖南浏阳人,杰出的政治活动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 1953年到我校前身中南财经学院担任教授,历时近30年。

综观罗章龙教授在学术上的成就,可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论著数量大。从1919年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发表第一篇文章《新闻学研究会发给证书记事》到1987年湖南的岳麓书社为其出版的《椿园诗草》的近70年间,共发表论著416种,可谓著作等身。

二是学术价值较高。许多论著的史料价值是很高的。如《罗璈阶给毛泽东的信》是1920年罗章龙与毛泽东讨论建党问题的信。《 回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亢斋回忆录》、《罗章龙谈“五四”运动》等,对于研究中共的建党问题,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三是富有创新性。在大学任教授期间,主要从事中国经济史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中国国民经济史》一书是他从事教学与研究的代表作。因其翔实的史料、独到的见解、崭新的方法、精辟地阐明了中西经济史发展的关系,条理明晰、要言不赘、取材确当,出版后受到国内经济学和史学界的高度评价。



林山

林山同志历任原中原大学政治学院副院长、原中南政法学院副院长、原湖北大学副校长。他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参加革命,虽然学历不高,但他勤奋学习,在陕北延安时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打下了扎实的理论根基。

林山同志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研究生班学成返校后,一方面担任学校行政领导工作,一方面又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工作中去。当时,教师上课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撰写手稿,因为这时既没有专门的教材,又没有可资借鉴的专著,这就需要任课教师白手起家,搜集大量的有关书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条文,自己写出系统的讲课手稿。林山同志作为领导干部,完全是自己动手,认真备课,写出手稿。因而他的讲课深受学生的欢迎,他不仅讲课内容丰富、深刻与生动,而且还能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作出使学生满意的解答。他还能够向宪法教研室的中青年教师虚心征求意见,并认真改进教学工作,青年教师从中也深受教益。

1960年9月1日中共湖北省委任命林山同志为湖北大学副校长的文件

林山同志在从19591966年的7年当中,向全校师生所作的多次专题报告,解决了师生思想上的实际问题,提高了他们的觉悟,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及培养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报告可以称得上是理论,有其学术价值。为了办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这个优良的学术传统应该继承与发扬。


 李光灿

李光灿(1918--1988),原名高清远,山东省梁山县人,中国法学家。1948年底至19497月任原中原大学教务处处长兼政治理论研究室主任、校党委常委,曾主讲过《科学社会观》、《革命人生观》等课程。在建校初期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和学科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

主要学术著作有:

《唯物辩证法》(天津知识书店1950年版)

《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论共犯》(法律出版社1957年版)

《评资产阶级民主制》(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 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论》(2)(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等


马哲民

马哲民( 1899-1980),号铁肩,湖北黄冈人。早年毕业于武昌外国语专科学校和福州高等工业学校,后留学德国柏林大学学习社会学。“五四”运动后回国,在上海参加马克思主义学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与陈潭秋创办《中外通讯社》。1950年,任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兼教授。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任中南财经学院院长。著有《 国际帝国主义论》、《经济史》、《社会进化史》、《帝国主义基础知识》、《社会经济概论》、《精神科学概论》、《新社会学》、《论抗战建设经济问题》等书。

1955年11月高等教育部通知任命马哲民为中南财经学院院长的函

在任中南财经学院院长期间,曾兼任武汉市人民政府委员市政协第一二届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民盟中央第一二届常委民盟湖北省及武汉市委员会主任委员,积极宣传执行党的统战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宣传和贯彻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957 年,在反右中,受到错误处理。1980年平反昭雪,同年逝世。

 19381月马哲民教授在武昌蛇山抱冰堂对广西学生军讲话

(实习编辑:杨菁)